2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致电祝贺第37届非洲联盟峰会召开。习近平在贺电中强调,过去一年里,中国和非洲关系持续深入发展,中非领导人对话会成功召开,双方决定相互支持探索各自的现代化道路,共同为实现发展愿景创造良好环境。
习近平表示:“2024年将召开中非合作论坛新一届会议,我愿同非洲国家领导人一道,着眼造福双方人民,精心规划中非合作新蓝图,推动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峰会期间,多位非盟官员积极评价中非合作成果。在“当今世界正值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中国和非洲为代表的‘全球南方’蓬勃发展”的当下,经贸合作将发挥中非合作“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
贸易合作取得新进展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峰值28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中国已连续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中非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对非洲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91%、109%、57%。
中国贸促会驻南非代表处总代表刘岩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中国对非出口以轻工、食品、化工、土畜产等为主,而近年来对非出口的产品在质量和技术含量方面都有了大幅提升,特别是机电产品占对非出口比例逐年提高。
此外,为助力非洲经济复苏,中国持续扩大自非进口规模。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与非洲经贸关系报告2023》显示,近年非洲对华农产品出口年平均增速达11.4%,中国成为非洲农产品出口第二大目的地国。
刘岩认为,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进博会、中非经贸博览会以及国内组展机构在非主办的各类线下展会如雨后春笋般恢复活力,未来将促使更多非洲产品走进中国市场,中国的优势产品也会更多走向非洲。
除货物贸易提质外,中非服务贸易规模也在稳步增长,在建筑、旅游、政府服务、数字经济、网络通信等领域不断取得新进展。
2020年,尼日利亚拉各斯工商会签约成为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合作伙伴,实现对华贸易合作领域新突破。拉各斯工商会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部主任特米托普告诉国际商报记者,商会不仅是进博会在尼唯一组展机构,也是广交会官方合作伙伴,成为服贸会合作伙伴意义重大,将进一步拓宽尼中双边贸易合作宽度。
在特米托普看来,中国高度重视对接非洲发展需求,在保持传统经贸优势合作领域的同时,不断发掘合作新潜力,推动非洲数字经济、生态环保、新能源等产业从无到有,成为双边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
互利共赢再上新台阶
当前,中非双方正加快落实中非合作“九项工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深入发展,中非经贸合作正进入提质升级新阶段。日前,国务院批复同意《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总体方案》,加速推动中非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这一方案由商务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编制,提出要建设六个中心,包括非洲非资源性产品集散交易中心、中非跨境电商合作中心、中非产业链培育中心、中非金融合作中心、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对非物流中心和中非经贸交流促进中心。
北京工商大学副教授武岩认为,中非经贸合作在双边贸易往来稳固的基础上,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一方面,非洲发展需要中国。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资金优势对非洲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近年来中国积极支持向非洲进行技术转移和人才培训,基于非洲工业、数字产业等领域薄弱的现状,在跨境电商、电子结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领域正扩大合作。
另一方面,中国高质量发展也需要非洲广大且有潜力的市场。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关注传统出口领域的同时,也着眼于中高端制造、医疗医药、金融科技、航空产业等新领域,中国相应的技术标准,如移动支付、互联网技术、供应链管理等也在非洲推广应用。
随着非盟《2063年议程》以及《非洲数字化转型战略(2020—2030)》的持续推进,非洲国家正着力改善电信网络,提高互联网接入率,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产业数字化蓬勃发展为非洲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中非在工业、农业、电信、数字经济、新基建、绿色能源、金融产业等领域势必迎来更多合作机遇。
专家表示,未来,中国将稳步扩大自非洲非资源性产品进口,支持私营企业在中非经贸合作中发挥积极的创造性作用,引导和鼓励企业扩大对非投资,继续支持非洲国家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项目,拓展在数字经济、绿色发展、新能矿等领域务实合作,努力开拓中非经贸合作新的增长点,同时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加强对非能力建设和技术转移,助力非洲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