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浏览量:1248 发布于: 2016-08-03
        8 月2日,商务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回应了国内外媒体高度关切的热点敏感问题。实录如下:
  1、今年上半年四个自贸试验区运行情况特别是主要试点试验措施的进展情况如何?有何新成效?
  答:今年上半年,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试验区解放思想、主动作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全力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前5个月,上海、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共设立企业69177家。其中,内资企业65117家,注册资本19520亿元人民币;外商投资企业4060家,合同外资3086亿元人民币,通过备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4030家,合同外资3084亿元人民币,占比分别为99.3%99.9%
  与此同时,在商务部和有关部门支持下,4个自贸试验区各项试点任务全面铺开,总体方案实施率超过90%。各自贸试验区围绕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在投资、贸易、金融、创业创新、事中事后监管等多个方面进行大胆探索,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了新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一是持续深化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体制改革。4个自贸试验区深入试点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持续拓展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推行企业设立“一口受理”及对外投资合作“一站式”服务。
  二是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贸易监管制度创新成效明显。口岸管理部门加快实施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不断优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监管模式,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不断优化,各自贸试验区通关效率平均提高约40%
  三是稳步推出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量和水平为目标的金融开放创新举措。上海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账户试点由人民币业务拓展至外币;广东、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试点推出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银税互动”诚信小微企业贷款免除担保等,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四是初步形成了“事前诚信承诺、事中评估分类、事后联动奖惩”的全链条信用监管体系。
  五是以鼓励创业创新为着眼点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初步形成。
  六是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根本的差别化功能举措不断推出。
  目前,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已会同有关部门及4省市总结形成了新一批改革试点经验建议,将在经过第三方评估,并履行必要程序后,推广实施。
  2、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正在探讨与中国开展自贸区谈判,请问该情况是否属实?商务部对此持何态度?
  答:中方愿与英方积极发展经贸合作关系,对与英方商签自贸协定持开放态度,愿与英方就此进行研究。
  3、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8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开幕。请介绍当前中巴经贸合作方面的有关情况。
  答:当前,中巴经贸合作持续发展,势头良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两国高层交往频繁,经贸合作动力强劲。2014年,习近平主席成功访巴,去年5月和6月,李克强总理和汪洋副总理又相继访巴,中巴高层协调与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成功召开,这都为中巴务实合作注入了强劲动力。
  其次,两国经贸关系基础扎实,发展稳定。目前,巴西是我国的第十大贸易伙伴,也是我国在拉美地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第一大投资目的地国和第二大工程承包市场。中国连续七年保持巴西最大贸易伙伴地位。巴西还是美洲唯一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
  第三,今年以来中国对巴出口略有下降,进口高速增长。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影响,今年前5个月,中巴贸易总额241亿美元,虽同比下降9.5%,但中国自巴进口却有17.3%的增长,自巴进口大宗商品的份额不断增加。近两年来巴西相继成为中国禽肉、牛肉进口第一大来源地。
  第四,两国在投资和其他领域的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截至2015年底,我国企业对巴西直接投资存量38.77亿美元。主要涉及能矿、电力输送、制造业、金融、农业、服务业和批发零售业等领域。在巴西共设立中资企业200余家。我国企业在巴西签署承包工程合同总额187.7亿美元,完成营业额128.7亿美元。此外,为支持巴西奥运项目,中国还邀请巴方乒乓球、羽毛球各20名专业运动员来华参加培训和训练。
  中巴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未来,双方将共同推进两国在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互补优势,不断提升中巴经贸合作水平,积极推动中巴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发展。
  4、近日,澳大利亚消费竞争委员会宣布,其对中国、加拿大、英国等国际资本组成的联合财团收购澳铁路港口服务集团的交易方案不持异议。这是否意味着中资参与的澳大利亚4大重点港口物流链并购案获重大进展?
  答:我们注意到澳大利亚消费竞争委员会宣布对中国企业联合加拿大、英国等国际资本收购澳大利亚铁路港口服务集团交易方案不持异议。我们认为,澳有关方面对此项目开绿灯,将有助于交易的最终达成。
  近年来,澳大利亚一直是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2016年上半年,中国对澳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8.7亿美元,同比增长81.6%。中国企业联合加拿大、英国等国际资本联合收购澳大利亚铁路港口服务集团,表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国际化运作水平在不断提升。中方希望中澳双方保持积极合作态势,推动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
  5、最近两个月,美国商务部分别公布对华光伏产品第二次行政复审倾销和补贴终裁。多家中国强制应诉企业分别被裁定征收高额税率。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回应?
  答:2016614日和713日,美国商务部分别公布对华光伏产品第二次行政复审倾销和补贴终裁。其中倾销部分两家中国强制应诉企业税率为6.12%12.19%,获得分别税率的企业为8.52%;补贴部分一家强制应诉企业与另外两家申请复审的企业税率均为19.2%。我们认为美方持续对中国光伏产品采取“双反”措施的做法,严重扰乱了全球光伏产业链的发展,令人遗憾。
  光伏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中国光伏产业拥有较为成熟、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大量质量优、服务好的产品,同时也进口了大量光伏电池原料和生产设备。中美两国同是光伏相关产品的主要市场,在该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前景。我们仍然希望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加强对话与磋商,通过业界合作妥善处理光伏产品贸易摩擦,共同为应对全球气候性变化做出实质性贡献。
  6、据悉,商务部正采取措施,引导沿海加工贸易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请问是否属实?
  答:加工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确立我贸易大国地位,增加就业,参与国际产业链分工等诸多方面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支持内陆沿边地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研究制定差异化支持政策等工作要求。55日,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再次把对加工贸易的支持放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强调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为此,商务部正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和中西部地区,抓紧落实相关政策,推动加工贸易向中西部梯度转移,促进对外贸易回稳向好。相信这些举措对优化加工贸易发展环境、鼓励梯度转移,将发挥积极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鼓励加工贸易梯度转移,并非要把在东部经营得好的企业强行搬到中西部,而是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推动向外转移的产业优先转到中西部。比如,东部也有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如果长三角、珠三角的加工贸易企业从一个城市转移到东部欠发达的另一个城市,我们同样是支持的。
  7、过去两年商务部在推进外贸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举措,请问今年以来取得哪些新成效?
  答:过去两年,商务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研究和推动出台一系列支持外贸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其中,已采取的积极支持新型外贸商业模式发展、积极推进品牌出口增长行动计划、促进加工贸易创新发展等“调结构”措施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又取得了明显的新成效,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国际市场布局进一步优化。对新兴市场出口占比达46.4%,比2014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是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57.6%27.6%。大型成套设备出口实现3%的正增长。
  三是经营主体进一步优化。民营企业已成为最具活力和出口潜力的经营主体。民营企业占全国外贸出口的46.7%,比2014年提高了3.5个百分点,占比超过外资企业。
  四是贸易方式进一步优化。一般贸易出口占比55.6%,比2014年提高4.3个百分点。边民互市贸易增长25%,为稳边安边兴边做出积极贡献。
  五是外贸新业态快速增长。2015年跨境电商贸易增长超过30%、市场采购贸易增长超过60%、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增长超过20%,今年以来,这三种外贸新业态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成为新的外贸增长点。
  8、据媒体报道,滴滴和优步中国将要合并,这属于经营者集中行为,不知是否需要提交相关申报?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看法?
  答:商务部目前尚未收到有关滴滴和优步中国相关交易的经营者集中申报。按规定,凡符合《反垄断法》规定申报条件和《国务院关于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的规定》中申报标准的,经营者均应事先向商务部申报,未申报的不得实施集中。
  9、商务部近几年主推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听说今年要在四个省市开展新的示范工作,请问主要是示范些什么内容?希望达到什么成效?
  答:2010年以来,商务部、财政部分五批支持全国58个试点城市开展肉类蔬菜追溯体系建设,支持18个省市开展中药材追溯体系建设。目前,全国已有15千多家企业建成肉菜追溯体系,覆盖经营商户32万余户,初步形成了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追溯网络,对推动食品安全治理模式和保障模式创新、打造放心消费环境,已经发挥了积极作用。
  根据国务院的部署,最近商务部会同财政部决定支持上海市、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厦门市开展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示范工作。这个示范工作主要包括四项内容:一是推进肉菜中药材流通追溯体系升级。对关键环节进行电子结算改造,推广应用更先进适用的追溯技术,优化追溯流程,建立追溯体系可持续运行长效机制。二是开展特色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每个试点省市选取12个产业链完整但受假冒伪劣影响较重的特色产品开展追溯体系建设,打造特色产品绿色供应链条;鼓励支持第三方认证机构建立追溯体系专门认证制度,探索建立市场化的认证服务体系。三是开展乳制品追溯体系建设。打造从奶畜养殖、生鲜乳收购到乳制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追溯体系;根据当地消费总体格局,探索开展进口乳粉追溯体系建设。四是建设重要产品追溯管理平台。建立权威统一的追溯大数据库,完善政府间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将平台打造成跨环节、跨部门的追溯信息互联互通的统一通道,向社会有序开放数据资源,探索追溯数据增值利用。
  我们希望通过四个省市新的示范,打造一条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推进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和风险管控,真正实现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打造放心消费渠道,助力消费转型升级。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