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3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1.71万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出口8263.2亿元,同比增长4.2%;进口8866.8亿元,同比增长44.7%;贸易逆差603.6亿元,去年同期贸易顺差1805亿元。“今年以来,外贸开局明显向好。”海关总署署长于广洲38日在全国两会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外贸总量、数量在上升;高新技术产品、制成品明显快速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保持了积极发展的态势;市场预期在回暖,企业信心也在增强。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2月份的外贸数据表明,我国外贸继续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一方面,外需环境持续改善;另一方面,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双稳”的形势也为我国外贸持续回稳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3年来首次出现的贸易逆差,业内人士表示贸易逆差不可持续,无需过度解读。
       外贸回稳向好势头延续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8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0.6%。其中,出口2.09万亿元,增长11%;进口1.8万亿元,增长34.2%;贸易顺差2936.5亿元,收窄46.1%
       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对欧美日东盟等市场进出口增长;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出口均增长;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纺织服装等部分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铁矿砂、原油、煤等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两个月,两大因素共同主导了我国外贸继续保持回稳向好的态势。“首先就是外需环境持续改善,例如中国台湾2月份出口同比增长了27.7%,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出口也保持了上升势头。除了外部环境向好因素外,当前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双稳’的形势也为我国外贸持续回稳向好创造了有利条件。”白明说。
       记者观察发现,2月份进口出现了44.7%的大幅增长,成为推升外贸增长的主要动力。
       对此,白明指出,2月份进口大幅增长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二是我国经济持续稳增长,对进口需求的进一步释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6.7%,第四季度增速为6.8%;三是大宗商品进口量有所增加,同时价格出现上涨,进口金额相应升高。
       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信息,2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2,较上月上升1.2。其中,网络问卷调查数据显示,当月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回升0.1,至41.6;新增出口订单指数、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回升0.20.6,至44.147.8;企业综合成本指数回落1.2,至21.6。上述数据表明我国出口压力继续缓解。
       贸易逆差不可持续
       数据显示,2月份贸易逆差为603.6亿元,去年同期则为贸易顺差1805亿元。这也是贸易账3年来首现逆差。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指出,春节因素是导致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3月将大概率恢复贸易顺差。他称,从历史数据来看,春节之后的首个月份几乎必然会出现贸易顺差大幅减少甚至为负的情况。比如20121月末春节,2月贸易差额由1月的1700亿元(顺差)锐减至2月的-2000亿元(逆差)。2017年春节为1月末,与2012年春节时间极为相似。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指出,2月份出现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是大宗商品量价齐升导致进口额大幅上涨,这种情况不具有可持续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刘学智也表示,2月份进口大幅增长,表明内需增强。如果大宗商品价格继续上涨,进口规模仍会随之上升,不排除3月份贸易账继续出现小幅逆差的可能。一季度季节性因素过后,贸易账或恢复贸易顺差的格局。
       不过,白明提醒,“2月份贸易账出现逆差现象值得关注和追踪。在非理性对外投资真实性审核加强的背景下,不排除有些企业‘改道而行’,对于这类企业应予以更为严密地监控。我国打造外贸新优势是个持续的过程,未来或将面临其他问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