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转移优势产能,建设境外生产基地。为优势产能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推动成山集团、威建集团等28家企业建设境外基地。目前,威海市在阿联酋、柬埔寨、印尼、新加坡等22个“一带一路”国家投资项目47个,中方协议投资额7.2亿美元。二是立足海洋优势,建设境外渔业基地。发挥远洋渔业产业优势,推动企业开展境外远洋捕捞、冷链销售、船舶维修、公共码头等项目基地建设。推动靖海集团、大屋集团等企业构建覆盖印尼、新加坡、伊朗、斯里兰卡等区域的境外渔业基地网络。目前,全市有远洋渔业企业25家,占全省的70%;专业远洋渔船370艘,占全省的80%2016年,远洋渔业实现年产值42亿元,同比增长32%;回运量30万吨,回运比例超过80%。三是加快全球布局,建设境外营销基地。充分发挥各级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政策效能,积极引导企业转思路、调结构,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的国际市场体系。目前,全市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60多个,每年进出口额200多亿元,约占全市的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