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农业合作更有“科技范儿”

来源:中国商务新闻网 浏览量:1311 发布于: 2017-09-15
         “我们已经与印度尼西亚开展了合作项目,通过无人机喷洒有机化肥和农药。这个项目将中国比较前沿的无人机技术应用到了印尼的农业种植领域,一架无人机可以替代10~30人,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洛克希德(武汉)无人机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严虎说,现在植保无人机喷洒有机肥项目已经纳入印尼的粮食安全战略项目计划和财政预算。
        在第14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上,像洛克希德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正如严虎所说,很多有特色的中国中小型企业都希望借助东博会这样的平台抱团“走出去”,与更多东盟国家和企业展开合作。
        农业合作在提速
        农业合作一直是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内容之一。事实上,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不过,真正开始提速则是自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农业投资存量约为40.3亿美元,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前(2013年)的11.3亿美元增加了近2.6倍,占中国对外农业投资存量总额的36.5%。东盟在中国对外农业投资中的地位显著提升。2016年,中国对东盟农业投资流量为7.4亿美元,占中国对外农业投资流量总额的31.1%
        不仅投资存量和流量都增长明显,中国在东盟间的农产品贸易中所占比重更是不断增大。2016年,中国东盟双边农产品贸易额超过298亿美元。现在中国是东盟的第三大农业贸易合作伙伴。
        为此,2016年,中国—东盟博览会专门开设了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展区,并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农业合作论坛,希望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拓宽和挖掘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共同开创互利互补、共同发展的农业合作新局面。
        在这次以“加强农业合作,实现联动发展”为主题的论坛上,各国就探讨了深化中国和东盟农业合作的重点方向,并审议了《中国农业部与东盟各国农业部关于食品与农业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更新稿。
       东盟各国都非常期待深化与中国的农业合作。柬埔寨银行工会主席、加华银行董事长方侨生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说,农业是柬埔寨国民经济第一大支柱,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柬埔寨约有2/3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相关工作,2016年柬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以稻米产业为例,柬埔寨是世界第五大稻米出口国,也是第二大优良茉莉香米出口国。2017年前7个月,柬埔寨出口大米就达31.59万吨,同比增长8.1%,其中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是中国。“不过,柬埔寨农业发展受到了基础设施与技术落后、资金和人才匮乏等因素的制约。”方侨生举例说,比如柬埔寨的水利灌溉体系就有待完善,生产和加工业没有形成规模效应,碾米厂设备老旧造成很高的碎米率等,甚至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也很不完备,这制约了柬埔寨大米加工和出口。“当然,这也是商机。如果能够引入中国的先进水利技术、田间管理技术等,吸引更多投资,定能带来双赢。”
        期待深化合作
        近年来,中国和东盟的农业合作已经向着更加多样化和互补的方向努力,比如在投资领域,远洋渔业、粮食领域和经济作物领域的投资都在增多。
       不过,东盟国家想做得更多。方侨生就坦言,希望中国企业能够加大对高附加值农产品的投资,特别是高附加值加工产业,进而帮助柬埔寨打造精品农业品牌,共同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扩大其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此外,期待能够在合作设立农业培训机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同时,培养更多柬埔寨的农业技术人才。
      有这种想法的不在少数。老挝农林部计划与合作司副司长萨瓦·哈内蓬认为,中国与东盟各国下一步可以共同开展企业、农业研究所、大学之间的合作,鼓励建立国际农业技术园区,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以技术为支撑助力农业健康发展。目前,中国云南、广西、重庆等地在老挝建设了多个农业合作示范园区。“随着老中铁路合作项目的推进,未来双方还将合力在铁路沿线建设农产品贸易、仓储、物流区域中心枢纽。”
       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农业司副司长也表示,缅甸已制定了具体的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希望与中国加强合作,在农产品质量管控、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农业技术和职教培训中心、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交流。
        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与战略研究所副所长陈宗堂(TranCongThang)则认为,在不利的气候变化不断影响全球的背景下,区域各国十分有必要加强农业科技、农业市场信息、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合作,打造跨境农业产业,发展绿色可持续型农业。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