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合作”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基础更加坚实,方向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劲。专家表示,李克强总理此行是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关系的一个重大举措。巩固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必将开启中国—中东欧合作发展的新篇章。

当地时间11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布达佩斯出席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中东欧16国领导人参加。同日,李克强与中东欧国家领导人共同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李克强表示,“16+1合作”是跨区域务实合作的“孵化器”,是中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益补充,有利于欧洲一体化进程,也有利于促进中欧关系均衡发展。中方始终坚持在中欧关系和欧盟有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与中东欧国家开展合作,欢迎域外国家在“16+1合作”框架下开展三方合作,实现多赢和共赢。

业内人士指出,“16+1合作”机制有利于推动中国与中东欧地区以及中欧关系的发展,希望未来这一合作能够更上一层楼。

继续做大经贸合作蛋糕

李克强出席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指出,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16+1合作”的方向明确了,框架构建了,基础打牢了。

李克强表示,下一步要适应国际形势变化,顺应业界期盼,营造更加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环境,出台更加精准的政策举措,推动“16+1合作”扩容提质升级。本届论坛主题为“深化经贸金融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就是要更好发挥经贸、金融两大“引擎”的作用,让“16+1合作”之舟行稳致远。

李克强强调,要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中东欧国家发展战略对接,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果率先在中东欧落地;要大力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明年中国将在上海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欢迎中东欧国家企业踊跃参展;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中方支持商业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为双方合作项目融资,支持双方合作项目开展人民币融资业务;要推动中小企业加强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力、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赵俊杰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外交总体战略中,中东欧地区是深化中欧关系的一块宝地,是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区域,也是中国加大对欧投资的一片沃土。而在中东欧国家的外交选择中,中国也是他们优先选择的经贸合作伙伴。

5年来,中国企业对16国累计投资从30亿美元增长到90多亿美元。去年,双方贸易逆势增长4.3%,今年前三季度又大幅增长14.1%2012~2016年,中国从中东欧国家进口农产品年均增长13.7%。一批基础设施标志性项目建成运营。中欧班列累计开通超过6000列,到达中东欧4个国家、8个城市。

        “在这样的相互需求中,我们看到了‘16+1合作’平台的搭建,看到了双边经贸合作取得的显著成就。”赵俊杰说。
       五点建议推动“16+1”深化合作
       自2012年首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在波兰华沙举行以来,“16+1合作”机制在中东欧地区的活力日渐凸显。
       李克强在出席第六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时表示,今年恰逢“16+1合作”5周年。5年来,在领导人会晤的引领下,“16+1合作”力度不断加大,机制日趋成熟,各领域合作取得长足进展,成为具有重要影响的跨区域合作机制,也是多边开放合作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李克强指出,当前,“16+1合作”已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基础更加坚实,方向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强劲。本次会晤以“深化经贸金融合作,促进互利共赢发展”为主题,契合各方关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下一步工作,中方愿提几点建议:
       第一,做大经贸规模。大力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中方愿从中东欧国家进口更多优质农产品,满足中国居民多样化消费需求,也促进双方贸易平衡发展。第二,做好互联互通。加快实施互联互通重点项目,推动陆上、海上、天上、网上联通。推出更多通关便利化措施。开通更多中欧班列、直航航线,在中东欧地区建立物流中心。第三,做强创新合作。中方建议以产能、能源、物流、农业为重点,按照商业原则,探讨16+1产业园区合作模式。中方倡议实施“16+1科技伙伴计划”,欢迎中东欧企业参与“中国制造2025”。第四,做实金融支撑。中国—中东欧银行联合体已正式成立;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二期已完成设立,将主要投向中东欧。第五,做深人文交流。进一步加强旅游合作,简化签证、人员通关手续。探讨开展青年、中医药、体育、妇女儿童保护等领域合作。继续扩大教育、媒体交流。建议将2018年确定为16+1地方合作年。
       赵俊杰表示,李克强总理此行是深化中国与中东欧关系的一个重大举措。巩固传统友谊、深化务实合作、共享发展成果,必将开启中国—中东欧合作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