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以来,我省以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冷链物流发展为契机,以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为重点,在潍坊、烟台等6市开展为期两年的冷链物流试点,推动全省冷链物流体系完善和企业经营模式的创新。根据商务部制定的《冷链物流相关评估指标测算方法》,按照最新测算数据,全省可食用农产品冷链流通率、冷链运输率分别提升30%和10%,流通环节损耗率下降20%。企业经济效益显着,试点企业冷链物流作业效率比试点前提高了17.7%,损耗率从2.5%降低到1.7%,物流成本占其主营业收入的比例由试点前的28.1%下降到25.1%,以2017年我省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产量计算,流通环节损耗量分别降低135.1万吨、339.8万吨、14.7万吨和30.8万吨。试点开展以来,以试点企业为主体的冷链物流企业,探索形成了四种冷链物流全程温控“不断链”典型模式。

一、标准驱动型。试点企业以现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为主体,以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为补充,结合具体的冷链运作模式,依靠标准加强冷链物流关键节点的管控,降低冷链断链的风险,冷链产品整个流通过程中均有标可依。安丘市盛大农产品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制定了《生姜储藏技术规范》等6项企业标准,并构建了盛大全程不断链的生姜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将生姜装卸作业效率提高了15%,运输的耗损率控制在5%以下,节省综合物流成本10%。栖霞德丰食品有限公司参与制定了团体标准《气调库管理规范》,建立起从苹果种植到销售全过程标准冷链作业流程,并建立起包含企业信息、基地信息、农事活动信息、加工信息和流通信息等内容的追溯体系。

二、信息化驱动型。试点企业采取标准化作业与平台信息监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平均每家试点企业拥有2.5套信息系统,温湿度监控数据九成已对接省级冷链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冷链信息共享。威海云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了以冷链一体化物流服务为特色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积极整合全市冷藏车辆资源,实现产品全程的可视化、可追溯。目前,整合全市冷链城配企业15家,冷链车辆650余辆,冷库90座,实现车、货、库实时匹配,重点企业90%以上均已实现仓储、配送等关键环节温度监控。喜地信息服务平台建立起B2B、B2C、O2O三位一体的互联网分销平台,形成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用户的闭环运营,打造“仓超融合、托管批发、会员配送”三位一体新零售商业体系。

三、源头控制型。试点企业通过加强“最先一公里”的冷链管理,将分级、预冷、精加工和包装前移到生产基地,减少了不必要的损耗,实现从产地到加工过程的全程冷链。烟台福祖畜牧养殖有限公司通过订单管理系统合理安排产品的采摘时间,从基地采摘到净菜加工2小时完成,经过农产品分级、预冷、分拣和包装四个环节,并使用自有冷藏车运输到商超上架销售,产品货损率控制在4%以下,净菜产品价格提升了10%。山东中绿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采取了“标准化基地+产地成品加工模式”的生产方式,早上6点前完成采摘,并由冷藏车统一运输到加工基地,从采摘到包装成品不超过24小时。2017年企业货损率降低到9%以下,营业额年均增长9%。

四、终端品控型。试点企业围绕确保终端产品质量,综合考虑产品特性、产品种类、经营模式、设施设备和资产运行等因素,实现产供销全程冷链一体化管理。喜旺率先创立了集低温加工、冷链运输、直营连锁冷柜销售为一体的“喜旺低温肉制品全程冷链管理模式”,直营门店冷柜温度的达标率、监控率达到100%。试点项目建设完成后,企业装卸效率提高20%以上,物流成本降低3%,冷链运输率达到100%,货损率连续维持在1%以下。农夫田歌建成了覆盖全产业链条的集生态基地、冷链物流体系、生鲜连锁超市、电子商务配送渠道于一体的“城市总仓+线上销售+实体门店+到家配送”生鲜配送进社区体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安全运营,并实现生鲜商品网购“线上5分钟下单,线下1小时内配送”,极大的满足了消费者对新鲜、便利、快捷的购物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