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外部环境更趋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仍然保持了增长之势。海关总署5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9%。这一增长趋势在各省市近期陆续公布的一季度外贸数据中也得以体现。
一季度,各省市外贸基本实现了“开局稳”,但与此同时,外贸企业依旧面临诸多困难。在此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措施助企纾困解难,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近日表示,下一步,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形势变化,在保畅通、抓订单、强支持等方面出台举措,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
各地开局稳出口有亮点
数据显示,在一季度外贸进出口规模较大的五个省份中,广东省以1.84万亿元的进出口总额稳坐头把交椅,但增速有所放缓。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福建省的一季度外贸进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江苏省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29万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太阳能电池、手机等优势商品出口大幅增长。浙江省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08万亿,同比增长24.4%,其中浙江省对全国出口的增长贡献率达28.1%,居全国首位,自主品牌出口表现抢眼,同比增长44.4%,拉动全省出口增长6.7个百分点。山东省和福建省外贸进出口则分别同比增长13.7%和12.1%,出口交货值均保持较高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从一季度出口增速来看,四川省同比增幅高达38.3%,其中平板电脑、汽车、钢材出口等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增长2.8倍。
同时,得益于电动汽车和锂电池等产业的优异表现,上海市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23.8%,其中对欧盟出口大增43.6%。
配套政策靠前发力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了减税降费、畅通物流、加快出口退税进度、加强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发展外贸新业态等多项举措,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完整和稳定。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从着力保订单、提高通关效率、加大信贷投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了支持外贸企业的力度。
各地也在积极行动,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上海市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外经贸企业抗疫情促发展的通知》, 提出进出口银行上海分行将针对外贸企业出口、进口业务分别设立300亿元、200亿元专项额度,并对外经、普惠金融两大领域,各设立100亿元专项额度。江苏省印发了《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若干措施》,提出积极扩大进口、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等14条新举措,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助企解决当下面临的实际困难。广东省印发了《广东金融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行动方案》,从六个方面提出25条金融措施增加金融供给,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纾困和经济稳增长。山东省印发了《“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提出要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巩固农产品出口优势,扩大机电产品出口规模……
“二季度,长三角受疫情影响的区域增多,当前的工作重心是集中力量防疫抗疫,注重民生产品供应。”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如是说。
盘和林表示,相信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之后,外贸会重新迸发活力。外贸企业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开拓国内商品市场,同时应根据各自行业状况合理安排产能,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稳步推进复工复产。
“也应看到,中国外贸发展还有不少新机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比如,政府积极优化进出口方面的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减税政策,大力推动规范和降低进出口环节涉企收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这将进一步降低贸易成本,激发企业活力。同时,中国继续加快发展贸易新业态,增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优化跨境电商零售商品进口清单,扩大进口类别,完善海外仓网络,按照市场化方式加大对建设使用海外仓的支持,稳步推进离岸贸易发展。这些新业态新模式正成为中国外贸发展的亮点和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