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报馆主人是“秘密党员”

来源:央广网 浏览量:2728 发布于: 2021-07-20

一个夏日午后,北京魏染胡同内, 

在鳞次栉比的居民区中, 

京报馆就夹在其间。 

这里是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前哨, 

被赞“一支笔抵过十万军”的 

近代著名新闻工作者邵飘萍, 

就曾在此办报、居住。 

从熙熙攘攘的菜市口十字路口 

拐进胡同里,步行300米, 

这才得以看到报馆“真身”。 

树木扶疏下, 

门楣上镌刻着三个大字——京报馆。

京报馆外观


胡同里的报馆, 

是具有民国风格的两层小楼, 

楼体青砖灰瓦,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 

这样的建筑在胡同内颇为显眼, 

但深藏其中又十分幽静, 

与当年《京报》名声大噪形成鲜明对比。

参观的学生们

今年6月京报馆开放以来, 

一批又一批观众怀着敬意来此探访。 

在刚踏进报馆的那一刻, 

就已经能强烈地感受到《京报》的风骨。

 

 馆内正前方影壁 


馆内正前方影壁上自右至左 

镌刻着四个大字——“铁肩辣手”, 

这是邵飘萍亲手写下的, 

与报社同仁共勉。 

穿过大门,走进院中, 

这是一处两进四合院, 

魏染胡同30号是京报馆旧址, 

32号则是当年邵飘萍和家人生活的场所。 

 

 邵飘萍的写字台


 邵飘萍习惯写稿至深夜, 

两个院落相邻, 

便于工作与休息。 

这是当年京报馆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 

 

 邵飘萍铜像


岁月悠长,时光穿梭,

 院内的邵飘萍铜像, 

让这段历史距离游客更近, 

不少单位将入党仪式就选在这里, 

寓意深远。  

 

五四运动的前一夜。在北京大学法科学堂举行的各高校集会上,邵飘萍向台下千余张年轻的面孔振臂疾呼:“现民族危机系于一发,我们缄默等待,民族就无从挽救,只有沦亡……”这一举动,直接推动了五四运动爆发。 

 《京报》关于五四运动的报道

 邵飘萍还有一个身份,是“北大新闻学研究会讲师”。那段日子,他每周日去北大红楼讲授一小时的课程,还专门写下了两本开山著作《实际应用新闻学》和《新闻学总论》,也曾邀请李大钊讲演社会问题。

 

两部著作书影

   当时,在北大图书馆担任助理员的毛泽东就是新闻学研究会会员。他听了半年邵飘萍的课,被邵飘萍的品性打动。 

   那一时期,毛泽东与邵飘萍有过很多交往,也一直对邵飘萍心存敬意。毛泽东在陕北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谈话时曾高度评价邵飘萍,这段话也被记载在《西行漫记》一书中,“特别是邵飘萍,对我帮助很大。他是新闻学会的讲师,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一个具有热烈理想和优良品质的人。” 

 

《西行漫记》片段  

   五四运动后,《京报》因为触怒反动当局被查封。 

   1919年8月邵飘萍再次流亡日本。期间,邵飘萍出版《新俄国之研究》等专著,并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观学说给予高度评价:“马克思科学研究的成果,授劳动者以必胜之券。”

 

 专著书影

    如今的京报馆内还展出一份重要文献——《中组部批复邵飘萍于1925年入党的认定文件》。

 

 认定文件 

    认定文件的落款是1986年7月10日,也就是说,牺牲60年后,邵飘萍“秘密党员”身份才浮出水面,他的入党介绍人是李大钊和罗章龙。与普通党员不同的是,邵飘萍仅与个别领导人保持单线联系,他的“特别的工作任务”一是宣传,二是情报。 

    冯玉祥曾评价邵飘萍:“飘萍一支笔,抵过十万军啊!” 

    办报、入狱、流亡、再办报,成了邵飘萍短暂一生中的几个关键词,直到牺牲。 

    1926年4月,张作霖的部队进入北京,下令以“鼓吹赤化”罪名逮捕邵飘萍。4月26日凌晨5时许,邵飘萍被绑赴天桥刑场,一代传奇报人慷慨赴义,时年40岁。 

如今,馆内还展示着邵飘萍牺牲时身上所穿的衣物复制品,长袍以及米色长裤。裤子上星星点点的暗色印记,即为烈士洒下的血渍。

 

 邵飘萍牺牲后所穿米色长裤复制品

   邵飘萍牺牲后的现场情景也真实再现,引不少游客驻足。邵飘萍死后,遗体被塞在“舍材”(为枪决者粗制的薄皮棺材)中浮埋于荒冢。不久,邵飘萍家人冒险寻到葬地。据记载,“开棺后看到飘萍尸体,子弹从后脑进入,从前面左颊部位穿出,呈小三角形。他头发蓬乱,血迹斑斑。”

 

邵飘萍遗照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亲自批复:确认邵飘萍为革命烈士。 

 

 邵飘萍生活照

    如今,京报馆旧址已重新修缮对外开放,前往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一位参观者留言:“怀念您、致敬您,也相信您,只是更早地看见了这一曙光”,落款是:一名共产党员。

在线客服